|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18995954900 于 2012-10-15 12:23 编辑 ( p' \6 s% J% O: Y5 R8 Y. @9 M0 a
- n# f& B! B$ J1 R4 o3 R) C6 M% }8 U
中蜂的管理要点
. e3 X, j7 r- a- x( a' m2 x- i(一)场地选择 # |% N0 d) M4 O
场地周围2.5公里半径范围内应有充足的主要蜜粉源和辅助蜜粉源,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南向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 z8 ?4 e4 d( v# k- o- X(二)蜂群的选购
% f8 \9 \0 `, n# q$ F5 W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 {3 n) Q8 p. |. O' C5 f+ I, ^- z( y. o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如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再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8 r& R" ]) }' g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 D9 c4 x7 |* ~9 k; d. }# {! F
(三)饲养
! \# Q' [3 Y: Y: y& K. X) i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 o; J# {7 X: T) w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 w* i. |" Z A, ~0 _$ `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①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入饲养器内饲喂。②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遇寒流时,经常采用此法。 , e% p& [( B' ?3 ^1 B# w- H
4.饲喂水分及盐类:一般每个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在糖浆中加入1%的食盐。 , X$ r: M' N6 H4 |
(四)管理
# W1 E% A- t1 `- \* u0 k" `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须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i( V" Y5 h P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巢脾带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入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7 |1 C1 Z$ z# E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是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略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 u0 z2 l" ~7 ?& r t; Z
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入室,入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
" ]( w. p3 n6 G7 J1 {; a9 d; \! S# C3 D' V8 Q+ n
检查蜂群要在天气暖和,最好气温在15℃以上,检查人员站在蜂箱一旁,检查蜂群时动作要轻,如有蜂胶粘住处,可用起刮刀轻轻撬动一下,再进行操作。检查蜂群提脾方法,是用双手捏住左右框耳,轻轻垂直提出蜂箱,查看正面蜜蜂等情况,如要看另一面时,用双手延着巢脾平面方向,转动90度,这时一手在上,另一手在下,再以框梁为轴转动180度后,双手延着巢脾平面方向,转回90度,这时整张巢脾转到框梁上方。这样操作主要是防止巢房内的蜂蜜外流和花粉外落。 ( i, C' w L# C: e3 z+ o
在繁殖季节,一般情况下一星期左右,检查一次即可,但在夏季3-4天检查一次,如缺少蜜源时,应减少检查或早、晚检查,以免造成盗蜂。
3 |% m! u7 n1 m" I" K1.全面检查:对蜂群内的逐框进行检查,仔细了解蜂群内全部情况,包括巢脾、蜜蜂、蜂子、蜂王和有无疾病情况等。在分蜂季节,查看有无王台。有问题,随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 y- M$ Z4 }2 l* h2 q, c' m* T2.局部检查:是为了解蜂群某种特定情况,主要为了省时、少打扰蜂群。如饲料够不够用,这时可抽边脾或第三脾上两角有封盖蜜,说明贮蜜短期够用;框梁上和巢脾上部分出现白色新蜡,表明外界有蜜源,可考虑加脾或加继箱;盖布下、边脾上充满蜜蜂,表明可以加脾,(但早春蜜蜂要密集一些,要根据具体处理),反之蜜蜂很少就要考虑抽脾。
* w, |! C7 s2 r( d ~3 @3.箱外观察:越冬蜂群的箱内和巢门口有碎蜂尸、蜡渣,说明箱内有老鼠害,要开箱处理;在越冬后期,蜜蜂不断飞出或爬出、爬进,巢门前有较多死蜂而腹部缩小,喙伸出,蜂箱很轻,表示箱内缺饲料;巢门前有大量死蜂,翅散开,喙伸出,腹勾曲,大部是采集蜂,这是中毒的症状;早春蜜蜂排泄时,巢门附近到处有棕黑色粪便,表明蜂群下痢的症状;巢门前不断发现体弱小、翅残缺的蜜蜂,说明有螨害;分蜂季节,很少蜂出去采集,而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有的蜜蜂在咬巢门,说明蜂群在准备自然分蜂;蜜源稀少时,巢门前有抱团厮打,进巢蜂腹小,出巢蜂腹大,这是发生盗蜂的迹象;天气晴暖,在中午后有数十只幼年蜂在箱前旋转飞舞,这是幼蜂在试飞。
" E" b3 o; m+ \6 y二.蜂群的合并
( R% h$ U0 ]0 M2 X0 n0 [蜂群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蜂群过弱或失王等,需要把两群或多群蜜蜂合并组成一个大群。强群是高产的基础,在采蜜季节前,也采取合并的方法组织强群采蜜。
' N8 T5 j* q2 b) ?3 _! x' t# c, l! T4 \1.合并蜂群的原则 ' K0 W- A1 e8 M) P- y% g
无王群合并到有王群,小群合并到大群,两个有王群,则在前一天捉去质量差的蜂王再合并,一般在傍晚合并较安全。
2 x6 p0 Z/ c- R9 H! U7 ?2.合并蜂群的方法 / O2 G( s9 w6 J, Z! o
A.直接合并:主要在大流蜜期,浓烈的蜜味各蜂群相同,都忙于工作,蜜蜂放松了警惕,容易合并成功。早春刚搬出越冬室的蜂群也易合并。
0 r, X0 J3 E+ H& v+ ?/ Q0 r0 Q把有王群的巢脾调整到箱内一侧,将被合并的蜂脾放在另一侧,两部份蜂脾中间留一框的距离或中间插一隔离板。合并时喷一些烟或蜜水等。次日把两部份蜂脾靠拢即可。 8 K4 c" R* p3 ^! v6 Q
B.间接合并:在有王群的巢箱上,铺一张打有许多小孔的报纸,再加上空继箱,把被合并的蜂脾放入继箱内,盖好覆布、副盖、箱盖。等两群蜜蜂咬穿报纸,互相来往,就可调整蜂脾即可。炎热夏天继箱要注意通风。 1 P8 V2 n# k4 G( `1 r
三.蜂王的诱入 6 u: H/ h s! I6 z/ L c" y: Z
蜂群的蜂王衰老、丧失、更换优良种王时或组织新蜂群等,要诱入蜂王。工蜂能识别陌生蜂王,而会受到攻击,因此诱入蜂王要保证安全。更换蜂王时,先要把淘汰蜂王取出或无王蜂群,要把王台毁除干净后,再诱入蜂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