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
发表于 2011-10-16 20:15:32
老海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是转一片文章,只是当时没注明。云兄亲去探个究竟,也是为了大家明白。这种精神大家可以做个评判。
对于陈定文的东西怎么样,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不过不要骂人,真理是必须有争论的,但至少陈文定的事实是真的。如果你认为云兄是和陈文定是一伙的来骗大家,那你的神经就错了。如果我不转这篇文章,就没有这一切,云兄造假有什么好处,他是个实事求是,有钻研精神的人,神经很正常。我就觉得陈文定在有些自家独特的技术方面没有完全说开。不过瞒不过云兄。
一叶知蜂
发表于 2011-10-16 20:23:19
支持一层云的说法什么专利?不就是把箱倒过来吗
老海
发表于 2011-10-16 20:30:11
本帖最后由 老海 于 2011-10-16 20:38 编辑
77# 一叶知蜂
同样是肉,炒着吃和煮着吃,蒸着吃可就是不一样。当然我并不是肯定陈定文,说实话我本身就是质疑才转这篇文章。
这么多的养蜂人,包括专家,怎么就没这样呢?
你就肯定把箱转一下就没更好的效果吗?同样是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列宁城市扩向农村成功,而毛泽东从农村包围城市才成功。不同的地域可能有不同的方式,毛主席把革命的搞法改一下,结合中国的国情就成功了,养中蜂为什么不能在易蜂基础上革新呢?说不到就是和毛主席革命一样,换一种用法就成功了呢?
蜂情万种
发表于 2011-10-16 20:42:17
土生金
发表于 2011-10-16 20:47:53
本帖最后由 土生金 于 2011-10-16 22:53 编辑
感谢一片云亲自去检验拍照并且上传论坛,不管怎么说,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
不过我有几个疑问:
1,中蜂箱放那么近,正常吗?可能吗?从这一点看,陈定文到底是超高手还是超低手呢?
2,有时候竖放,有时候又要横放,是不是太折腾了?这样竟然需要一个场有两种蜂箱而且一群蜂就要有两个箱子备用。:dizzy:
3,竟然没有看到一张巢脾是竖着放造出来的,为什么?
4,竖着放箱中放框式隔王板,同样会降低产量,这个道理估计他还吃不透。
5,如果竖放巢框真的好,何必有时候还需要横放?箱子为什么都是新的?
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他把巢框竖放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综合上面的疑问,我猜测,这是他的一个新的尝试,不过还不成熟,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过早的推了出来。
迷蜂
发表于 2011-10-16 20:52:29
脾的照片没照着??连内行也敢哄啊!提张脾看看一分钟不要也会引起盗蜂?看来这个老陈也够保守的,真以为是个大发明了。其实养蜂的人一听就明白了的东西.....:dizzy:.记得80年代到自贡参观恐龙博物馆,想拍张场面大点的大厅照片,刚架好相机,管理人员就过来挡住不让照,(厅里也没恐龙,就是图片展览和参观的人)问他为什么?这个管理员说:你的相机镜头向上了,把我们的屋顶拍到了,我们这个屋顶是专利技术,不准拍!(其实就和现在的玻纤瓦是一回事)我只好扭头走人,以后再也没去过......:lol
雷蜂
发表于 2011-10-16 20:54:31
看脾的巢房就知道了不必争论
苏蜂
发表于 2011-10-16 20:59:23
感谢一层云亲自去检验拍照并且上传论坛,不管怎么说,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
不过我有几个疑问:
1,中蜂箱放那么近,正常吗?可能吗?从这一点看,陈定文到底是超高手还是超低手呢?
2,有时候竖放,有时候又要横 ...
土生金 发表于 2011-10-16 20:47 http://www.xsbee.cn/images/common/back.gif
分析有理。
高山名猴
发表于 2011-10-16 21:41:31
说到点子上了,虽然陈定文是有一点想法,但他设计搞这种箱式来进行分区管理可想也不太尽人意,虽然外“热”的问题通过在箱板夹层内加泡沫可以有所改善,但是内热和湿度以及巢虫的问题他是很难解决的!
高山名猴 发表于 2011-10-16 18:03 http://www.xsbee.cn/images/common/back.gif
一个创新的产品,要想获得专利,你必须是跟原来所使用的原产品有根本性的改进和区别,必须具有独特的功能、明显的作用和易于操作、安全稳定、有利于发展的特点。鉴定某种箱体适不适于饲养中蜂,最主要的就是要看它能否可以很好地解决中蜂的病虫害和分蜂热的问题,如果连中蜂很重要的某种生物学特性都不懂或者忽略就胡乱制作出来的蜂箱能不能用大家可想而知!......
三峡中蜂研究室
发表于 2011-10-16 21:43:03
一片云是实地考察,不能把矛盾和疑问指向他,这样不公平。
岭蜂
发表于 2011-10-16 22:26:13
本帖最后由 岭蜂 于 2011-10-16 22:29 编辑
:victory: 看脾的巢房就知道了不必争论
雷蜂 发表于 2011-10-16 20:54 http://www.xsbee.cn/images/common/back.gif
抽出来脾有点不太好:handshake
一片云
发表于 2011-10-16 22:27:19
呵呵,砖家太多了啊!中蜂学习西蜂的活框饲养也有上百年了,这其中有寒国,三哥和小日本都参与其中,开始都是意标饲养,马上就不合适了,这不根据“中蜂生物学”设计的各种箱子应运而生,结果大家都知道的,只有三哥强一点。
养蜂高叟
发表于 2011-10-16 22:34:37
这种小把戏连我的徒弟都哄不了,唉,过沟何须瞒天呢,中蜂生物学特性、中蜂蜂箱、中蜂蜂巢结构等等与意蜂有本质区别,这么搞法玩玩可以,想养家糊口就是莫瞎子的仔······莫望。感谢楼主的良苦用心,谢谢那些照片给我笑得很开怀洗,希望再发些有关这种玩蜂的好图片,挺有意思的哦。
一片云
发表于 2011-10-16 22:38:53
我再补充一点,陈的思想已获得重庆市政府里面砖家的肯定,他现在正大力搞蜂场建设,验收合格后就是60--100W米了;从交流中也可以看出他并非奸诈之人,没什么后台,能获得这个结果自己没几弯刀是不行的。我不是肯定他的方法就好,但真的值得去实践。论坛砖家很多,哪个就是骗也好,你把项目款搞到手了我佩服你。
洪山蜂
发表于 2011-10-16 22:42:00
一片云辛苦了,大家有怀疑是正常的,但不要针对他,很多职业养蜂人是不会让他们的养蜂经验轻易告诉别人的,我这儿就有这样的人,我们只能看他怎么做,问他原因他们一般都说你照着做就对了,结果照搬他们的做法一样不行,关键的东西没有学到。养中蜂是很麻烦的,龚教授就研究过,一个熟练的养蜂者,能够管理好40群蜂就可以了,特别熟练的60群就可以了,因为你把一群蜂产蜜的产量搞到100斤以上,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杀猪杀屁股各人的刀法。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