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蜂强群与分蜂热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张努克 于 2025-4-17 09:45 编辑我从2020年因疫情不能外出旅游才开始学养蜂,同时也为了解和研究蜜蜂,当时抱着有蜜取就好,没有蜜取当作养宠物的心态。2月底通过淘宝网在浙江买了两群各带三个脾的蜂(实际两群的蜂量仅有5脾蜂量)、一群仅带一张光脾说是3脾蜂量(实际也只有2脾蜂量)的福建笼蜂,在5月中旬又从四川买了一群带四脾的蜂以作对比来养,因在5月中旬,从四川购买的蜂用快递车长途运输约2000公里,车内气温太高,又不通风,收到后四个脾全部软化后破碎掉下,箱内仅有十多只活着的蜂和一个蜂王,收到后立即将浙江的一只王换成四川蜂的王,这样三群小蜂就是浙江、福建、四川各一只王来作对比研究来养。 经过几年的对比发现: 福建的蜂,主要表现为蜂性凶烈、开箱检查或取蜜时会追着来围蛰,繁蜂速度慢,养不到中强群就分蜂,采蜜能力不理想。如果按100分来评价,只能给以40分,在2023年全部给以淘汰。 浙江本地蜂适合我地养殖,可以养到中强群,采蜜能力较强,性情中等,繁蜂速度较快,不太容易分蜂。如果按100分来评价,可以给个70分,在2025年4月份全部给以淘汰。 四川的蜂适合我地养殖,可以养到中强群,采蜜能力强,性情温顺,开箱提脾查看时,蜂在脾上或慢慢爬行,或静止不动,繁蜂速度快,但到大群时很容易分蜂,历前春季分蜂最早的都是四川王的群。如果按100分来评价,可以给个80分,现在养殖的全部是四川原王繁殖下来的蜂(已经是第7—9代的王了,以前看到网上有人说不管哪里的原种蜂,到了第4代王后都以本地的蜂一样,这样的话对于我来说是错误的)。 而对于强群与分蜂热的矛盾如何对待? 分蜂是它们生存与繁衍的天性,人们难于阻止,对于我来说只能凭其自然,但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达到尽量多取蜜的方式。当然多取蜜以当地的花源、养殖的技术、蜂种等有关。而人们通常所说的为防止分蜂可以采用取蜜、调走子脾、换王三种方式,我认为也只能是延缓之计。 我这个月有一群四川原种第六代王的蜂,2024年4月出台的王,4月1日蜂量已达到五脾时发生自然分蜂后,在外面的树上结团收回另组群,消除了分蜂热后老王4日恢复产卵,而且造脾、繁蜂特别强盛,到16日下午查看时,蜂量仅有三脾(箱内放有4张脾和一个巢础,蜂少于脾),而现在有4张非常漂亮封盖的子脾,再过10天,待封盖子全部出完,蜂量有9—10脾,又是一个强群,正好赶上5月的流蜜期。 而该群的老王4月1日分蜂时,留下王台的新王也在4月1日出房(母女俩已见过面),新王4月8日开产,到四月底蜂量可达约7脾,也成了5月份流蜜期的采集群。 上述母女两群蜂,因发展太强盛,还没有到采蜜的时期,也有可能5月上旬出现第二次分蜂。 去年也有一群四川原种第六代王的蜂,发展速度太快,还没有到流蜜期,我又在外面旅游,3月中旬出现第一次分蜂,老王带约60%蜂量跑了,剩下几张子脾和40%的蜂量,到4月中旬又发展成强群,开产不久的新王带约60%蜂量跑了,剩下几张子脾和40%的蜂量,到5月中旬又发展成一个强群,成为5月流蜜期的采蜜群。当然去年如果去管理的话,能把分出去的蜂收回,在5月流蜜期就可能是2—3个的采集群,当然对于我来说多几个采集群也没有什么意义,我的蜜也吃不完、送不掉、卖不出,现在家里还有一百多斤。 上述,主要是说明分蜂热是无法阻止,只能合理利用,利用它消除分蜂热后的繁蜂、造脾、采蜜的积极性,同时选择好在本地适合养殖的优良蜂种,以达到多取蜜、悦养身心的目的。
研究细致,赞一个赞 处王自然交尾不受控,蜂种同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周边环境不同同化的过程和时间有快慢之分而已,处王交尾范围内有大量的其他蜂种时同化很快,第二代蜂王出的工蜂就杂交了(比如原种为黄色系工蜂其他蜂种为黑色系工蜂,因不同色系是否杂交很容易辨别,如果是同色系工蜂就不容易辨别了),反之会慢一些,地域环境有差别,当地观察到的只能是当地的情况代表不了其他地域也是如此,保持7-9代的原种在当地其他蜂种较多较杂的情况下是不可想像的,无论是理论或是实践在处王自然交尾不受控的情况下是做不到的,除非附近没有其他蜂种。
是不是本地化取决于处王交尾范围内存在的其他蜂种是什么品种。现在网购发达,并不一定局限在本地化的了。以前本人有提出过蜂种本地杂交化是因为当地周边养中蜂的全是老蜂农蜂种单一全是本地中蜂,没有其他引进的蜂种。
本人现在所养的蜂群同样起了变化,2021年引进的黄色系原种到现在没统计过是第几代,到2023年止已经没有一群蜂是纯黄色系工蜂的了,2024-2025年现在,却有两群蜂是纯黄色系工蜂的了,期间没有引进,谁说得清楚。
个人始终认为养蜂是动态的,永远在变化,养蜂人的思路也会变,某一时期精心得出的精准数据也仅仅是那一时段的数据而已,作参考可以,作依据套用则就输了。为什么说全信书不如无书,道理就在这里。
有总结才有提高,楼主的一项项、一件件趣事都是日常中观察所得,是难得的经验积累,为楼主点赞。 如果每一箱蜂都可以做到精细管理,分蜂热100%可以控制得住,但养三,四十群已不可能精细,我这星期提脾检查加摇蜜,左手差不多要瘫痪,蜂脾太重,提120次加开箱,谁可能做到? 按你说的,我觉得浙江王更好。 wangge 发表于 2025-4-17 12:38
处王自然交尾不受控,蜂种同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周边环境不同同化的过程和时间有快慢之分而已,处王交尾范 ...
按生物交配的情况来说,只要杂交肯定与原来的不一样,假如A种(外来种)与B种(本地种)杂交,到第二代理论上AB基因各占一半;第二代再与B种杂交,到第三代理论上是A种基因占25%、B种基因占75%;第三代再与B种杂交,到第四代理论上A种基因占12.5%、B种基因占87.5%;第四代再与B种杂交,到第五代理论上A种基因占6.25%、B种基因占93.75%;依次类推。
但我四川的蜂王经过多次分蜂后,新王与当地的雄蜂交尾,已经是第7—9代的王了,这些王产卵后出的蜂也是第7—9代,按照理论已基本上是当地的蜂了,但从繁蜂情况、分蜂情况、性情等基本上符合四川蜂的种,而偏离本地蜂的种。 为你蜂狂3 发表于 2025-4-17 13:49
按你说的,我觉得浙江王更好。
理论上说养本地的蜂更好,因为环境及气候都更适应,但我经过几年的养殖和观察,四川蜂优于本地蜂,繁殖能力强于浙江蜂,性情比浙江蜂更温顺,个体与本地蜂差不多(大于原养殖的福建蜂),但颜色较浅,采集力与本地蜂差不多,总体感觉四川优于本地蜂,所以现在全是四川蜂后代的王了。 中蜂戰士 发表于 2025-4-17 13:15
如果每一箱蜂都可以做到精细管理,分蜂热100%可以控制得住,但养三,四十群已不可能精细,我这星期提脾检查 ...
分蜂热100%如何控制?我还没有该技术,也没有该精力。
就拿我对人工分蜂、半人工分蜂、蜂自然分蜂看,分蜂后蜂的采集、造脾、繁蜂的积极性都不一样,自然分蜂大于半人工分蜂,半人工分蜂大于人工分蜂。当然自然分蜂要把蜂团收回,如没有及时发现也就逃掉了大部分的蜂,但留下的几张封盖子脾及王台不久也是一个强群,如能收回,不久后就是两个强群。 张努克 发表于 2025-4-17 15:15
分蜂热100%如何控制?我还没有该技术,也没有该精力。
就拿我对人工分蜂、半人工分蜂、蜂自 ...
以4脾蜂为例,每到整版封盖子就抽出,再加础,做好再抽,一箱蜂可以抽4到5张,整个流蜜期便结速,起热前就要抽,见工蜂做台已是太迟了。 中蜂戰士 发表于 2025-4-17 15:52
以4脾蜂为例,每到整版封盖子就抽出,再加础,做好再抽,一箱蜂可以抽4到5张,整个流蜜期便结速,起热前 ...
那你不是在养蜂,而是在玩蜂。{:10_252:} 如果不想扩群,用多箱体养中蜂。可以做到不分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