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ge 发表于 2023-9-30 16:10:13

中蜂双王同群实验报告

2023年5月15日,枣花初流蜜,将一个三脾群跟一个五脾群同箱饲养的蜂群合并,组成八脾双王同群的采集群,上加一浅继。
实验时长:已经经历4.5个月,还在延续中。


布巢:巢箱从一侧至另一侧为小隔板-有王2脾-隔王栅-无王4脾-隔王栅-有王2脾-小隔板。浅继居中间放4浅脾。巢继箱间不设隔王栅,两侧有王框顶盖薄膜隔离。浅继至今未撤。
蜂王:上年秋王,剪翅。
巢门:改原开两侧2巢门为开中间1巢门。
群势变化:组群时蜂多于脾,枣花期结束脾多于蜂,夏季自然复壮后至今蜂多于脾,巢脾数量始终不变。
浅继观察:仅在5月下旬枣花流蜜盛期时有极少量水蜜储存,其余时间上蜂不多,无储蜜。
花期抽脾压蜂试验:抽出1脾成7脾时两侧有王脾很快就起雄房,插入1脾恢复到8脾时不再起雄房。
加浅继跟不加浅继对比观察:不加浅继时巢门口扇风工蜂集堆成团,加上浅继后巢门口扇风工蜂明显减少。
取蜜:规划无王区取整蜜脾,但始终未能如愿,脾子下半部迟迟未能封盖,有王区反而封盖蜜占房蜜压子,延迟到枣花期后期取蜜,仅取蜜17斤,另一群5脾蜂群,枣花期取蜜25斤,反差悬殊较大。
一点感想:
1、中蜂双王同群是可以实现的,历时4.5个月双蜂王健在,产卵始终维持正常。
2、蜂蜜产量低于另一5脾群(17:25斤)的原因应该是取蜜频率不对所造成的,流蜜盛期应勤取产量才会高。





yudi635012 发表于 2023-9-30 19:00:44

为什么继箱不封盖呢?

wangge 发表于 2023-9-30 20:23:16

yudi635012 发表于 2023-9-30 19:00
为什么继箱不封盖呢?

这是探讨的一个方向,或许,跟双王有关。

xiaojingling 发表于 2023-9-30 22:57:37

蜂存蜜是为了繁蜂,跟人的想法不一样,应该遵循蜂的习性。

wangge 发表于 2023-9-30 23:40:54

xiaojingling 发表于 2023-9-30 22:57
蜂存蜜是为了繁蜂,跟人的想法不一样,应该遵循蜂的习性。

可不可以这样说:
人刚好利用了蜂的习性:蜂采蜜,人取蜜。
这一定性从养蜂鼻祖姜歧开始一直延续至今,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蔡国光 发表于 2023-10-1 14:56:46

中蜂从来不嫌巢穴大。何以为凭?就看明巢仓蜂的群势。
民间有一说法:有多大箱中蜂就可养多大群,意蜂有多大群就给多大箱。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普通的箱体中蜂只能养单王。
中蜂相当敏感,王贴身的蜂,对自已的王特别清楚,如果有两只王,会不会犯糊途,对秩序有没有影响我们不知道。但这些蜂在缺蜜期,试飞时误入他群,是要围王的。
这也许是同等群势的双王群,采蜜是远远不如单王群的原因吧?

wangge 发表于 2023-10-1 15:55:42

蔡国光 发表于 2023-10-1 14:56
中蜂从来不嫌巢穴大。何以为凭?就看明巢仓蜂的群势。
民间有一说法:有多大箱中蜂就可养多大群,意蜂有多 ...

做此实验意欲探讨中蜂双王同群的表现。
意标巢箱加浅继,空间足够,巢箱蜂拥挤上浅继的工蜂也不密集,再说浅继只放了4个脾,还有加脾的空间余地,现实是不需要再拓宽空间。
产蜜少应有两个因素,一是双王产卵多,巢箱内8脾始终有4个脾是子脾,育虫工蜂占比多挤占了采集蜂的数量占比,子多子好新蜂多耗蜜多,这一点从整个枣花期这群蜂退蜂最少可以解释得通,二是取蜜次数少,到枣花后期才取蜜,这与花期流蜜盛期勤取蜜以提高产量的理论相违背。
本实验验证了中蜂双王同群是可以的,并群4.5个月后的今天还一切正常,蜂量强于单王群,接下来会怎样有待继续实验。
计划明年枣花期继续实验,改变取蜜思路,看看产蜜量会是怎样一种情况。

蔡呈贵 发表于 2023-10-1 16:39:18

我认为:这是两群同箱,不能叫二王同群。理由,王与王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中间有个公共区,蜜少是有原因的。工蜂宁可将水蜜存在子区下面,也不愿存入公共区,这是蜜蜂的特性,也叫私有性。喂幼儿是粉醚,要发酵成熟的花粉和成熟蜜,且要采食方便,一般是在本脾的,隔区就不方便啰。楼主的肯试肯分享精神,我点赞!

wangge 发表于 2023-10-1 17:28:15

蔡呈贵 发表于 2023-10-1 16:39
我认为:这是两群同箱,不能叫二王同群。理由,王与王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中间有个公共区,蜜少是有原因的 ...

是同群还是同箱这个概念很难说清楚,本人这样理解:两王不见面不假,但巢门开在公共区,所有进出巢工蜂同一进出口是混合的,理论上子脾应以哺育蜂及护脾蜂为主,这在单王群中观察到虫脾上以幼蜂为主而无子脾以中年蜂老蜂为主可以解释,因此采集工蜂进入公共区后在公共区活动的应该占多数,虽然王不见面,但工蜂是同群的,近亲相聚不能否认,本王产的工蜂待在本王一侧的现象应该是存在的,但同样不能排除非本王产的工蜂不进入该区域,只是人们无法分辨出来而已,因此工蜂是一个群体,无法分解,就是一群蜂,人为将王隔开后还是一群蜂,不过称呼不重要,称之为同箱或同群都可以,探讨一下这种养法的优劣或许会给人们带来某种启示。
至于产蜜多寡,有待继续实验。
现在在考虑下一步,在不分群的情况下如何换王的问题,原箱处王交尾、换入新产王、换入更年轻的当年王等等待定。

wangge 发表于 2023-10-1 17:35:19

蔡呈贵 发表于 2023-10-1 16:39
我认为:这是两群同箱,不能叫二王同群。理由,王与王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中间有个公共区,蜜少是有原因的 ...

至于储粉,公共区储粉多于产卵区,子脾上储粉量极少,跟你所分析的有出入,这可能跟工蜂进巢后就近储粉的习性分不开。

好家蜂 发表于 2023-10-1 18:31:42

我觉得无子区两脾就够了,两脾用于隔离气味,三脾繁蜂,继箱取蜜,流蜜期,无子区一脾就够了,巢脾中心板挺香的,用那种空心塑料巢础做,不变形,效果可以

wangge 发表于 2023-10-1 19:06:38

好家蜂 发表于 2023-10-1 18:31
我觉得无子区两脾就够了,两脾用于隔离气味,三脾繁蜂,继箱取蜜,流蜜期,无子区一脾就够了,巢脾中心板挺 ...

布巢时考虑过各区的脾数设置,当时正值枣花开始流蜜,将产卵区设为每侧各两脾,是为压缩产卵空间为多采蜜,公共区则是无子纯蜜脾。
无子区曾试过抽出一脾剩三个脾,两侧产卵区就起雄房,工蜂向浅继扩散的意愿较弱,重新插回抽出的脾后不再起雄房。
本实验无借鉴经验,只能试着摸索。至今为止未失王,也无其他意外发生,说明这种双王同群是行得通的,前提是两王之间有一个公共区隔离互不见面,关于蜂蜜产量,是失败的,如果今后的实验改进某些细节后仍达不到理想的蜂蜜产量,则意味着本实验失去了现实意义。

蜂来丰收 发表于 2023-10-2 20:20:29

论坛里有个十多王同箱的蜂友,现在很久没见上来分享成果了

wangge 发表于 2023-10-2 22:35:59

蜂来丰收 发表于 2023-10-2 20:20
论坛里有个十多王同箱的蜂友,现在很久没见上来分享成果了
那位蜂友在分享期间的某些信息透露,本人估计他一直处在无休止的失王、补王的路上无法停歇,曾在跟帖时询问他一只蜂王维持最长时间是多少没有正面回复。
那位蜂友是多王同群,蜂王与蜂王之间隔王栅隔离,蜂王与蜂王之间没有设脾子作为公共缓冲区,极容易失王。其失王的原因本人认为有两个:一是蜂王与蜂王在隔王栅相遇相斗失王,二是没有缓冲区两王之间的王气反差明显引起工蜂围王而失王。本人的这个实验刚好避免了这两个不利因素,没有发生围王和失王现象,其缓冲区(公共区。在采用立式隔王栅的单王群中称为冷区)起到了关键作用。

伤痕 发表于 2023-10-3 20:08:07

我上浅继双王是,下箱用隔扳完全隔开不互通,一边一个王,开两边双门,继箱互通菜花流蜜时可以取全蜜俾,夏末只有半蜜,取蜜后取下继箱自然秋繁。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中蜂双王同群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