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上找到中蜂不耐喂白糖的依据
花蜜中含有糖类、 氨基酸、 蛋白质、 无机离子、 脂类、 酚类、 生物碱以及萜类等化学成分,但总体上可以看作是糖类的水溶液。花蜜成分随蜜源植物种类而不同。一般来说,花蜜中糖的浓度比韧皮部和木质部及植物中汁液的含量高,含糖总量在3%-80%之间。花蜜的含糖量随着植物的种类、天气、小气候及土壤的湿度等的变化而变化着。从花蜜的成分上来看,含水量一般为30%-70%,糖类物质9%-60%,其它各种物质1%-2%。糖类物质中蔗糖占三分之一,转化糖占三分之二。花蜜是一种纯粹的植物分泌物,但它是由花内或花外蜜腺分泌的。花蜜来自蜜腺,而蜜腺分泌的花蜜却来自植物韧皮部的筛管,筛管把汁液运送到蜜腺的特化薄壁组织中,经过细胞内酶的活动,使汁液的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成为花蜜。
花蜜的化学成分在吸引传粉者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被子植物及其传粉者的多样化具有密切关系。花蜜一般都含有糖类、氨基酸、无机离子、蛋白质和脂类等,有些花蜜还含有生物碱、萜类以及一些挥发性物质等。花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资源,其一般功能是吸引传粉者访花,然而有些花蜜同时对盗蜜者、甚至部分传粉者还具有驱避功能,这可能与某些花蜜中含有苦涩的生物碱有关。
花蜜中虽含有少量的其他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等,但总体上可以看作是糖类的水溶液。糖类是花蜜中的主要能源物质。花蜜的糖浓度往往在植物种间、甚至种内变化都非常大,这主要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和环境条件,其浓度大约从4%-60%不等,在有些特殊情况下甚至会更高。而花蜜含糖量在时间上的变化则主要受植物蜜腺泌蜜模式的影响(花蜜分泌速率或重吸收速率)。一般花蜜含糖量低于8%时,蜜蜂不去采集或者采集的积极性不高;花蜜含糖量在8%以上时,蜜蜂才开始去采集。若外界蜜粉源丰富,蜜蜂往往要等到含糖量达到15%-20%以上才去采集。
大多数花蜜都是由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组成,少数花蜜中还含有水苏糖和棉子糖等寡聚糖。花蜜中3种常见糖类的相对含量取决于泌蜜时蜜腺中蔗糖酶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量。Baker和Baker(1982,1983)根据花蜜中3种常见糖之间的比值[蔗糖/(葡萄糖+果糖)],将花蜜划分成4种类型:
(1)蔗糖占优势的花蜜(比值=1.0);
(2)富含蔗糖的花蜜(比值0.5-1.0);
(3)富含单糖的花蜜(比值0.1-0.5);
(4)单糖占优势的花蜜(比值<0.1)。
一般情况下,花蜜不外露的花,如长管状花,通常其花蜜中蔗糖占优势,如三叶草和苹果的花蜜;而花蜜外露的花,如十字花科的植物,其花蜜往往不含蔗糖,只含葡萄糖和果糖。
花蜜中除了常见的3种糖以外,还含有其他微量糖类,如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二糖(麦芽糖、蜜二糖)或者是更罕见的寡糖(棉子糖、松三糖、水苏糖)。此外,有些花蜜中含有糖的衍生物,如地中海植物花蜜中通常含有山梨糖醇。
中蜂与我国本土蜜源植物共同协同进化了亿万年,中蜂的喙变得比西蜂短,大多数植物的花蜜也都是单糖占优型的,也就是说在中蜂采集的花蜜中单糖的比重已经很高了,一般能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甚至更高,内勤蜂稍加酿造就可以被蜂群利用,从进化上讲,这种条件下必定带来一个结果:中蜂蔗糖转化酶分泌的少,蜂蜜酿制过程简单化。而白糖成份中蔗糖含量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如果少量饲喂,给蜂群以加工转化的时间,对蜂群影响不大,长期、大量饲喂就会出问题,可以理解为中蜂在自然进化中对蔗糖转化的低效率,或者称之为善于采集高单糖型蜜源,使中蜂以最小的劳动投入获得了最大的效益。若蜂巢中的蜂蜜含有超过百分之五的蔗糖,会导致成蜂寿命缩短,幼虫发生病害,这与蜜蜂甘露蜜中毒类似。而西方蜜蜂多长喙,喜采的花朵多属于蜜腺深藏型的,蔗糖含量较高,所以它们在进化上适应了高蔗糖蜜源。虽然同样是蜜蜂,生存条件不同,进化就不同,其生物学特性也自然不同,套用养西蜂之法养中蜂,会出很多问题。 黑哥 发表于 2019-10-24 09:27
中蜂与我国本土蜜源植物共同协同进化了亿万年,大多数植物的花蜜都是单糖占优型的,也就是说在中蜂采集的花 ...
我地最有优势喂白糖,且都是东南亚一级白糖。但我不喂,我地养蜂人也从没有喂蜂的习惯。最多冬天(大雾天气超过15天以上,随便喂点)就我个人喂点阳台蜂。确实,白糖喂蜂退蜂厉害。 繁蜂种蜂场是以卖蜂为主的,论坛内我见过说有喂上一两千群以上的繁蜂中蜂场,他们肯定是喂白糖与自制的花粉代用配方饲料来繁蜂的,大规模繁蜂生产笼蜂或带脾销售,价格在50到80每框之间,用蜂蜜和纯花粉生产蜂群肯定不是现实的。问题就来了那多的蜂群是问的什么?我想喂糖类饲料肯定是白糖! 龙泉山养蜂人 发表于 2019-10-24 09:53
繁蜂种蜂场是以卖蜂为主的,论坛内我见过说有喂上一两千群以上的繁蜂中蜂场,他们肯定是喂白糖与自制的花粉 ...
他们是否用加酸法将白糖分解了 有没有繁蜂以生产蜂群和笼蜂为的专业蜂友来说说你们繁蜂是喂的什么。我想没有那个有经验的人来分亨这方面的养蜂经验与技术!只说繁蜂生产蜂群的专业技术在本论坛没见到和搜索到过技术帖 龙泉山养蜂人 发表于 2019-10-24 09:59
有没有繁蜂以生产蜂群和笼蜂为的专业蜂友来说说你们繁蜂是喂的什么。我想没有那个有经验的人来分亨这方面的 ...
有两种可能,一是在长时期大量喂白糖的过程中,选育出了白糖耐受品种,二是对白糖在喂前进行了转化。但不论是那一种,都是种蜂场的经营秘笈,不可能轻易示人。 黑哥 发表于 2019-10-24 10:53
有两种可能,一是在长时期大量喂白糖的过程中,选育出了白糖耐受品种,二是对白糖在喂前进行了转化。但不 ...
可不可以用工业葡萄糖和工业果糖喂 中蜂幼虫病多发生于大幼虫期,为什么不在最弱小最脆弱的小幼虫期?可能答案也在于蜂蜜中的蔗糖含量。大家知道,小幼虫期不论是蜂王还是工蜂都是食用王浆的,在合成的王浆中是不含蔗糖的(我们品尝王浆时能感觉到王浆的酸涩,但品不出甜味),而三日龄之后,工蜂幼虫则是吃蜂蜜与花粉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是由出房四日龄以上的工蜂,从蜜房把蜜汁吸进蜜胃(蜜囊)里,又到储存蜂粮的巢房中取出蜂粮,也吞进蜜胃中,加以混合、消化,然后用这种半消化的混合物哺育大幼虫,直至封盖,这里面蜂粮是发酵好的,不会有问题,假如巢中没有酿制好的蜂蜜,工蜂取的是蔗糖含量高的蜜糖,在自身消化加工过程中,能直接利用的单糖又被其吸收利用了一部分,使得剩余用于饲喂大幼虫的蜂蜜中蔗糖含量更高,就会给大幼虫带来灭顶之灾,当然,这个过程是渐进的,也会因蜂蜜中蔗糖含量的高低及进食时间的早晚,表现出不同的受伤害程度及表现时间。这样解释似乎更符合逻辑,因为,蜜蜂爱子如命,辛辛苦苦养大了,再拖掉丢弃,那为什么不在小幼虫甚至卵期拖?这也是哺育力不足致使蜂群拖子说法的一个漏洞。为什么是大幼虫时才拖子呢,是因为大幼虫食用了不能消化的含有蔗糖的蜂蜜,体质出问题了,残了或者感染上了疾病,蜂群是不养残疾的,所以,才不得已把它们清除掉。 我们这里很多人早就开始喂白糖了,我到现在没有喂,今天晚上搬回老家去,在别人场地里放了差不多二年时间,再懒着不走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而且二个场地来回跑人也累,平时没有时间照看要上班,只能利用中午看看,根本就没时间喂,搬回老家后看情况,还有二十多斤蜂蜜,实在不行就先喂蜂蜜。不到万不得己我是不喂白糖的,但蜂都会饿死了也不得不喂。别人春蜜摇二次,可我只摇一次也很难顶过一个冬天去。靠天吃饭的,谁也不知道这个冬天会不会打霜。 中蜂不是不能喂白糖,而是在喂后要给蜂群留足加工酿制的时间。许多蜂书上都强调了不能连接饲喂白糖水,龚教授更是精确到了每日饲喂量以一小时取食完为度,我想原因也是要让蔗糖在巢中能够很好转化。 我好奇的问一下,喂白糖退蜂厉害,那么不喂白糖呢?是不是就是不喂?还是用蜂蜜喂?如果用蜂蜜喂,那取蜜做啥?如果不喂,退蜂就不厉害了?还是越冬结束,蜂群也over了? 都是高手。。。。。。 如蜜 发表于 2019-10-24 13:33
我好奇的问一下,喂白糖退蜂厉害,那么不喂白糖呢?是不是就是不喂?还是用蜂蜜喂?如果用蜂蜜喂,那取蜜做 ...
在蜜源不好的区域养蜂,或者在蜜源相对较好,但某一较长时段没有蜜源植物开花,要想养好蜂,喂则是必须的。最好是喂蜜,喂清糖底时摇出来的蜜,喂大流蜜时摇出来的水蜜及价格不高的低档蜜。如果没有蜜只能喂糖,那就间隔性少喂。
缺粮、繁蜂喂点还是可以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