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448
在线时间58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惠州市 惠阳区 平潭镇
银牌会员

积分448
在线时间58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惠州市 惠阳区 平潭镇
银牌会员

|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蜂是中蜂生物学物性之一,而逃群则是这一特性的另一种表现。蜂群弃旧巢飞往他处称逃蜂,也叫逃群、飞蜂、飞群,但习惯称逃群。土生土长的中蜂在自然生存竞争中,经过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了环境良好就营巢定居,环境不佳则飞往别处繁衍生息的习性。这种逃蜂习性是有利于中蜂物种的生存。在正常情况下,蜂群基本是不会逃蜂的,在不利于蜂群的种种因子干扰下,蜂群就会逃亡,概括为如下九个方面。 ' M/ L; }, |( [$ c$ i' }' z% Z
一、严重疾病
- |! M/ v# ]5 @9 V; w7 v+ S2 C8 D: W 蜂群发生比较严重的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巢虫等危及其生存的疾病或虫害,往往会举群弃巢他去。
& b; ^8 w9 G. P- C& ~( b1 C 二、盗蜂难守
+ h3 X2 L4 f8 E; V 蜂场发生盗蜂,小盗干扰秩序,大盗影响繁殖和生产。特别严重的情况,如意蜂盗中锋,就会导致逃亡。1991年在同安采龙眼花蜜时,到了花期末,由于蜜粉稀少,蜂群排放过多,而且中意蜂群放在同一个场地,引起了严重的盗蜂事故。面对意蜂的大举进攻,中蜂死守不住,17群中蜂被盗成蜜空、子空、蜂空的“三空”巢脾箱。守在中蜂箱旁的蜂农爱莫能助,也莫名其妙,不明白成群的蜜蜂什么时候逃到那里去了。
% R: o5 K8 d% ]+ H5 E, N0 f 三、天敌侵犯 8 o- N. j/ h2 l) L- a" U( o- I
在福建,危害蜂群的天敌最可怕的是胡蜂,其次是黄喉貂。胡蜂在9-11月,黄喉貂在冬末春初和夏末秋初为多,大胡蜂咬开蜂箱进入蜂巢攻击,黄貂喉等山兽则扒开后纱窗,顶开蜂箱盖拖走巢脾。这两大天敌都能给蜂群以重大打击 ,引起逃亡。特别是大胡蜂成群而来,攻击蜂群的声势很大,中蜂伤亡惨重,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有个蜂友的蜂群排放在半山坡上,有事回家一个多星期,全场52群蜂因大胡蜂侵袭严重而逃空。 6 B1 E, Q( `7 [4 c) Q& y0 w
四、巢居不佳 ' N5 M$ \! q, H% }8 T
季节性的迁飞,在四季如春、蜜粉丰富的福建闽南不明显。但蜂群觉得结巢栖息之处不适合,就会产生另寻新址的意念,而弃巢他去,重建家园。如蜂场场地和放蜂箱地点的小气候差,冷风频吹或烈日暴晒,危其生存,就会逃亡;又如转地装钉运输过程中震动过大,蜂群极度不安,原来情绪不稳的蜂群亦会走蜂;又如蜜粉源缺乏,陷蜂群处境艰难,新花期一到也常会逃蜂。 3 ?/ s: e# B& v* U
五、新王轻兆
" \" z, m7 G W, v9 j; u: T 春季繁殖期,培育数批新王。更换老蜂王和配给新分蜂群,不仅加快了繁殖,亦能在取蜜生产阶段控制分蜂热,技术措施是对的,是福建闽南绝大多数蜂农所采用的方法。但新王活泼轻兆,也带动蜂群的情绪特别地活跃起来,不稳定,“风吹草动”极易骚动、走蜂。南靖县蜂场有一批18只新王更换老王迟了一点,刚产卵就转入荔枝场地,经过一日夜的颠簸,第二天打开巢门放蜂,这批新王连同蜂群,走得一只不剩。六、蜂群断子 8 o" O" s% I2 y# U* z+ ^
巢内没有虫卵的蜂群,恋巢性很弱,随时都会远走他乡。在蜜如泉涌的冬蜜春蜜季节,按说,采蜜季节是不会走蜂的,有时竟然也有不少蜂群逃亡,主要原因是鹅掌柴(八叶五加树)开花蜜多粉少,缺粉养不了幼虫,断子群一摇蜜往往会逃蜂,有的蜂场一逃就是7、8群。荔枝花期是蜜盛粉不丰,不注意亦会出现断子逃蜂。
7 ]% N0 R# E! m 七、蜂群缺蜜
- h- c; i7 Z8 ]# W' x1 a 中蜂虽然勤俭省吃,但却怕穷。处于饥饿状态时,迁居意念十分强烈。有时不走,却是在等待时机,盼望似分蜂时那样,吃的蜜囊饱饱的,以便在新地造脾营巢。故度秋后期的蜂群缺蜜走蜂,补给饲料大多也走蜂。
( S, j) I) y) d7 z- p 八、蜂场乱蜂 : O* Y- x) z6 `. Z5 P
蜂场上空出现中蜂乱蜂团,那“惊天动地”的翁翁声,大八字形“声势浩大”的飞舞和磁铁般趋引性强的大蜂团,对于影响所及的蜂场和蜂群,很难不被诱导加入这一损失惨重的逃亡行列中去。
; R3 y0 M1 G/ { k8 g. R 九、顽固分蜂 $ g" r3 l, {6 Y
中蜂有较强的分蜂热,特别是春季繁殖到荔枝盛花期,伴随着气温渐高,蜂群壮大和蜜粉丰足,分蜂情绪更加强烈,通过采蜜等各种解除分蜂热的措施,基本能够消除,但千群中也有个别列外,分蜂意念异常顽固,虽然一再取蜜压制,人为地制止其分蜂,结果弄成卵虫少、蜂黑小、工蜂处于怠工的状态,不让其逃亡也没有饲养价值了。
" v8 D1 M' T ]% T3 t 中蜂的逃亡习性虽然有利于物种的生存,但在百群饲养规模蜂场商品蜜生产中,极为不利,必须制止。了解逃蜂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能很好预防和解决逃蜂问题。 , ^/ ?0 f4 T. v4 |
一、养蜂养王 提纯复壮 4 _% o; k, H: u3 A2 W. ^" e O
作为种用蜂群,必须没有逃亡记录,能维持大群,抗病力强,生产性能好的蜂群,代代筛选,使中蜂更加能适应规模化养殖。小蜂场也可向育种场购买优良种蜂王。这种蜂王应该是比较适应规模化养殖,经济性能较好的品系。
2 F1 l& Y( p4 p; P) }/ V 二、兴旺发达 欣欣向荣
6 G2 T1 o( X" L0 U; u 蜂群必须养成始终兴奋向上的状态。如分蜂群在新居造脾营巢那样的紧张兴奋,新王产卵新蜂羽化那样朝气蓬勃,岗柃盛花期蜜足粉佳,。处于如此最佳态势的蜂群,再加上管理技术得当,如放蜂场地择正确等,就不易发生疾病,也不会弃巢逃亡。 , ]1 }! |1 _4 c3 B9 W
三、脾有幼虫 恋巢最强
6 f0 v$ e+ r7 q! B# W 蜂不利群,群不利子,有卵虫的蜂群,不是遇到难以抗拒的强敌侵犯,不会弃巢他去。要保持蜂群的卵虫,蜂场难免有些蜂群断子,注意子脾调整。选场地除主要蜜源好外,粉源也不能忽视。如冬季选有大面积的大蜜源鹅掌柴,还要选有辅助粉源植物,如茶叶、杂花等就比较好。不然,就要饲喂花粉。有粉才有卵虫,有卵虫不会逃蜂,才能保持群势。 / R; L! q: U T4 ~ v1 G# u9 u
四、巢内蜜足 安内生息 7 H2 Q/ a/ j& b' U1 U% z
蜂群在春夏秋冬四个阶段,巢内均要有一定的贮蜜,使之有余粮。故在繁殖期要喂足饲料,加快发展;在采蜜期要科学取蜜,气温不稳或花期末,取蜜要慎重,留有余地;度秋期,要备足1~2个月的饲料,安全渡过难关。
4 z4 I: P/ I. m, R' a5 t 五、剪掉王翅 留王留群
; D; D( f- ~- N3 C1 x. O 蜂场管理上总有一些不足之处,也会发生意外情况导致逃亡。因此,除处女王外,将全场蜂王的左翅或右翅剪去2/3,使之失去飞翔能力。为区别新老蜂王,可在春夏剪左翅,秋冬剪右翅。蜂王不随蜂群去,蜂群要逃也逃不成。 - P% b! [% s# j# A e
六、收回逃蜂 妥善处理
- h* b& ~/ g4 O8 \ F( r 飞出去的蜂群要收回,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有疾病则应换脾换箱,喂给土霉素(成人一次服药量可喂10框蜂);大胡蜂干扰坚决拍打,或逮住大胡蜂涂上农药拌蜜,纵归毒死其全巢;断子缺蜜群补给子脾蜜脾;盗蜂应立即迁场避之;顽固分蜂热应巧计纵飞达其愿望,然后收回。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