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蜂产品属于绿色天然产品,在保健品市场一直很畅销,与之伴生的,是蜂产品造假现象愈演愈烈,打假成为众多蜂农“正规军”以及百姓的强烈呼声。
$ V! a9 z7 Z/ l# S0 W* K; B) c9 S" U- B# z: q2 e1 V
无锡市养蜂协会副会长吴仁山告诉记者,历史上,无锡也是养蜂大市,至今有规模蜂场300多家,每年生产蜂蜜1500吨、王浆150吨、花粉100吨。近几年,蜂农们越来越发现,外来蜂产品正以低价杀进无锡市场,有的甚至只要正规产品一半的价格。
* H5 [% O! M, Q% A$ P4 p4 J% P9 u$ W6 R# s
家住钱桥街道的李老太每天晨起都要吃蜂蜜,有天家门口来了个背着蜂箱的蜂农,自称是自产自销。她一口气买了6瓶蜂蜜。服用时发现根本没有蜂蜜的香味,简直和糖水无多大区别。据吴仁山介绍,一些背着蜂箱叫卖蜂产品者多半是卖假货,蜂箱里面其实是空的。他们所售的蜂蜜往往是在蜜中掺饴糖,然后添加增稠剂。而王浆大多是用土豆和明矾调出来的,外观与真的非常接近。9 F( M" f. s7 I. h. O1 @
; b/ y+ l5 _7 v据悉,蜂蜜的国家标准最初发布于2002年,虽然2006年曾进行过一次修订,但总的来看还是标准太低,有的不法企业甚至钻标准的空子,大肆造假。$ o$ [ w9 I6 y7 B) r s/ W
, x6 b4 D/ f A8 E
1月9日从上海传来消息,国家有关部门将再度修订蜂蜜国标,“打假”成此次修订关键词。一方面要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今后要将蜂蜜的原料和成品区分开来,只要加工过程中采用了一定工艺,就不能把产品简单命名为蜂蜜,而要在外包装上醒目标出诸如“脱水蜜”“加工蜜”等字样。
7 h( F6 G; l/ R5 }- q B7 z! ?" {& q% E5 |
无锡市养蜂协会人士表示,尽管检测蜂蜜成本很高,但是市民还是能有一些简单的方法鉴别真假。如优质蜂蜜闻起来有特别的花香;观其形态,油菜蜜、椴树蜜内有葡萄糖结晶体,特别是冬天比较明显。
, |1 _/ D! c7 C. W" o p% r9 s( H |3 K4 Y f
来自 扬子晚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