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1 发表于 2020-12-10 08:07:09

养中蜂,这些中蜂数据一定要熟悉,很有用

1.中蜂蜂王胸部厚度:4.45毫米;工蜂胸部厚度3.40毫米;巢脾中心距:31.42毫米;封盖脾厚度:22.56毫米;

2.中蜂蜂王体长13-16毫米;雄蜂体长11-13毫米;工蜂体长10-13毫米,喙长4.5~5.6 毫米;前翅长7.5~9.0 毫米;

3.中蜂蜂王卵期3天、幼虫期5天,封盖期8天,共16天出房;工蜂卵期3天,幼虫期6天,封盖期11天共20天出房;雄蜂卵期也是3天,幼虫期7天,封盖期13天共23天出房;

4.中蜂蜂王巢房孔对边距6-9毫米,工蜂巢房孔对边距4.81-4.97毫米,雄蜂巢房孔对边距5.25-5.75毫米;

5.中蜂的翅长约占体长的64%,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6次,而西方蜜蜂只有235次,因此,中蜂的飞行速度比西方蜜蜂快,这样不但可以缩短采集途中飞行的时间,增加采集次数,而且飞行灵活敏捷,善于避过胡蜂和其他敌害的追捕。据统计,中蜂在32秒钟内能够飞行1千米左右,在同样的条件下,5分钟内,中蜂有140只采集蜂返巢,意蜂只有96只蜂返巢。


6.中蜂不采胶;中蜂蜡颜色洁白,熔点66℃,比意蜂蜡的熔点64℃高些。

7.中蜂嗅觉灵敏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可采低浓度花蜜;

8.1只工蜂一生分泌蜡0.05克,约200片。由于气候、蜜源等限制,一个中等(4-6标框)蜂群年产蜡1~2千克,每产1千克蜡需耗蜜6~7千克;

9.育成1万只蜂,需蜂蜜1.14千克,经发酵调制的花粉蜂粮需1.5千克;

10.中蜂繁殖的最佳温度34~35℃。蜂巢内如果没有蜂儿,温度的变化在14~32℃,蜂巢温度的变化大致与外界气温的变化相同。蜂巢内有蜂儿时,有蜂儿的部分温度就稳定地保持在32~35℃;蜂巢外侧没有蜂儿的部分,温度在20℃上下。中蜂群内育虫区的精确温度为34.4~34.8℃;


11.中蜂在气温5~6℃时出现轻度冻僵,2~4℃时开始完全冻僵,0℃时完全冻僵;观察研究显示,中蜂在气温9℃就能安全采集鹅掌柴(鸭脚木)蜜源;在晴天,即使阴处气温只有7℃时,中蜂也能大量出勤采集柃树(野桂花、山桂花)蜜源。

12.中蜂蜂王的卵小管数量平均226条,日产卵量平均约750粒,最高1067粒;而意蜂蜂王平均有350~400条,平均日产卵1500粒,最高3500粒;

13.蜂王性成熟期:中蜂出房后第3日,西蜂出房后第5日;

蜂王交配期: 中蜂出房后第6~8日, 西蜂出房后第6~10日;

蜂王婚飞次数:中蜂多达6次, 西蜂一般不超过3次;交配后贮精囊中 精子数:中蜂209万,西蜂一般573万;

雄蜂认巢飞翔:中蜂出房后第3~5日,西蜂出房后第7日;

雄蜂青春期:中蜂出房后第10~25日,西蜂出房后第12~27日;

雄蜂婚飞次数:3~4次;

工蜂羽化后至开始采集需要的时间18日;

14.按上述数据,中蜂群势小,中蜂3型蜂个体小,中蜂3型蜂的发育期较短,中蜂巢房较小,都是铁定的事实。

15.中蜂蜜房封盖属于干白型,蜂蜜日产量比意蜂低,但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能早出晚归以勤补拙。


16.中蜂抗寒,但怕震动易离脾,认巢能力差,易错投,且白天晚上性情大变,白天性情躁,夜间温驯。

17.蜂群失蜂王后易出现工蜂产卵。

18.母女蜂王有时可以同巢交替,个别中蜂王老化还可以姐妹蜂王同巢共存。

19.中蜂不拒王,或者说中蜂群介王比较容易轻松。

20.中蜂工蜂扇风头朝外,是向巢内鼓风;意蜂相反头朝内,是向巢外抽风。

这些都是少有争议的中蜂的数据和特性,还有几个特点:

A.分蜂性强,易逃群。

B.盗性强,易引起互盗互斗以致全场大乱。

C.中蜂造脾迅速,好咬旧脾,喜新脾。

D.中蜂抗美幼不抗欧幼,抗胡蜂不抗巢虫,抗大螨强抗小螨弱,遇中囊病是灭顶之灾

黄湘茗 发表于 2020-12-10 08:19:59

不错。。。。。。。。。。

飞越巅峰 发表于 2020-12-10 08:30:53

很好的文章

大智若愚 发表于 2020-12-10 09:30:29

我的蜂群有的新蜂巢是洁白的的,有的则是黄色的。有两种颜色,不知道是蜂种的原因还是蜜源的原因。

云贵土蜂 发表于 2020-12-10 12:01:45

不错,收藏了。

云贵土蜂 发表于 2020-12-10 12:01:46

不错,收藏了。

网上梦游 发表于 2020-12-10 19:20:26

谢谢楼主分享

合浦小陈 发表于 2020-12-10 19:29:39

干货!

jiangchh 发表于 2020-12-10 19:51:17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12-14 18:50 编辑

这都是一些最基础的数据,反映了一般情况下的常规值,值得参考,有助于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由于观测环境、条件、方法和样本数量的局限,跟实际情况还有一些出入,不是“金科玉律”,需要灵活看待。有些结论,似是而非,甚至自相矛盾。特性ABCD中,很多是有条件发生,不是必然发生,归结为中蜂特性,是以讹传讹。还有的,是蜜蜂共性,被当作中蜂特性,也很牵强。

比如,“中囊灭顶”说,在野巢中就少见,传统土养群不多见,在温湿度适宜的活框箱中也不常见,实际上,健康群对病毒有很强的抵抗力。中囊病毒早就有了,也容易传染,若真是这样容易灭顶,中蜂早就亡种了。很明显,这是一个中蜂改活框养殖后温湿度调节不当造成病害的技术问题,不是中蜂特性问题。

再比如,“中蜂3型蜂个体小……中蜂巢房较小,都是铁定的事实。”也不尽然。中蜂“工蜂体长10-13毫米”,意蜂是13毫米左右,也就是说有些中蜂是长于有些意蜂的。再说白些,强壮中蜂比瘦弱意蜂要大。平均数低,没错,但只看平均数,不是很有意义。即使不能把中蜂养到13毫米或长过意蜂,至少可以让中蜂胖起来,胖蜜蜂才有出色的战斗力。

中蜂的最高日产卵量,肯定能高出平均数750粒的一倍以上,不会是到1067粒就止步不前。实际上,这种个体差异、群间差异、环境差异是很大的。适宜条件下的中蜂强群交替王,日产卵量超过2000粒,完全有可能。

在水一方 发表于 2020-12-10 21:09:41

谢谢分享

fxq78266010 发表于 2020-12-11 07:40:57

学习了

ABS 发表于 2020-12-11 09:35:03

不错,收藏了谢谢1

浮云聚散 发表于 2020-12-11 14:19:29

全面的数据。。收藏了,谢谢!

龙脊老四 发表于 2020-12-14 17:30:18

不错,收藏了。

五倍子 发表于 2021-6-1 18:21:36

谢谢分享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养中蜂,这些中蜂数据一定要熟悉,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