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桶木工坊 发表于 2019-12-7 12:36:35

自己五年使用和改进格子箱的经历。

本帖最后由 蜂桶木工坊 于 2019-12-14 22:54 编辑

前示,发此贴的目的:一是为了把自己养格子箱近五年的经历,中间发生的错误,还有使用过程当中成熟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二是也顺便给自己的格子箱打个小广告:$      


在2014年3月时候,进山去挖冬笋,路过一座山谷,山谷里有一幢废弃的守林员住的小泥房,门也因为多年的废弃而腐烂没了,走到门口时候发现有蜜蜂在进出,就找了一下,发现在锅盖里。只有一个鹅蛋大蜂群,看到野蜂在,老婆说抓回去养起来有蜂蜜吃。当时也不会抓,去请了一个会抓蜂的,把蜂收进土养桶里带来了家。

养着时候经不住好奇心,经常翻倒土养桶去看蜂!这个做法现在想起来就感觉自己很笨,经常去打扰蜂群,怪不得当时养了一年多也没收到蜜!还好这么折腾蜂也没有跑。到了第二年,这群蜂分群了,一分为三。当时家里也没有准备好空的蜂桶,只能先把蜂用个木箱收了,某宝上浙江本地的买了两个高度20的格子箱,当天发货第二天就收到了,收到格子箱后马上请人来过箱。到了夏天后,一下子干旱高温,格子箱内的蜂都跑出来挂胡子了,严重的蜂离脾,连续几天都是这样,每天喷水浇蜂桶降温也没多大改善问题。到了秋季马蜂又来骚扰,巢虫也开始泛滥成灾,最后飞逃了。只剩下了山里收回的那群蜂。到了第三年开春,又去买了一套带观察室的那种格子箱,分群时候收了一群放进去,开始也还好,后来发现蜂把脾往下做,很大部分做到了观察室内,格子箱也没办法加,最后一狠心,把观察室内子脾割了,才把空的格子箱加上去。又怕蜂做脾快,经常去看看,结果打扰次数多了,蜂群还是繁殖不起来。当年秋天就下狠心,自己做,买了一堆的机器自己做。因为第一次买的格子箱高度是20的,割蜜时候经常会割到水蜜,有时候花粉也割进去了,第二次买的高度才10的,一次割一层呢,蜜太少,割两层又割到水蜜和花粉。那么自己做了,就把高度改成了15厘米,一共搞了三格,再加了一个高度9厘米的格子当巢门使用,顶盖下加了纱盖,夏季可以散热,结果夏季发现蜂还是挂胡子,打开上面一看,蜂用蜂蜡把纱盖全部封住了。到了秋季割蜜时候,割了一层,发现还有割到有两指宽水蜜,只能再改成高度13厘米才把割到水蜜问题解决。到了第五年时候,一个经常来定做格子箱的朋友他的蜂群,发现他的格子箱上都挖了一个缺口,问了原因说是这样才能夏季散热不挂胡子,蜂不离脾,巢虫也不会上脾。就是在寒冷时候要用黄泥把缺口封住,又在论坛上看到蔡国光老师发的类似的情况,说格子箱搞多个巢门的帖子。就顺手开始改进,先把自己一群蜂来实验,每个格子箱都在中间开了一个巢门,结果在桶外挂胡子的工蜂在十分钟内全部进去了,拿了一个测量温度的数显温度计测量了下桶内温度也降了下来,第二天又改进了下,格子箱上巢门安装了一个旋转塑料巢门,可以防马蜂进入。

xiaojingling 发表于 2019-12-7 14:48:01

非常不错,很好的经验。

云贵土蜂 发表于 2019-12-7 14:57:15

很漂亮。         

城关大学 发表于 2019-12-7 16:26:35

楼主继续讲。

蜂桶木工坊 发表于 2019-12-7 16:30:15

中午做饭中断编辑,傍晚继续!

格子箱养蜂,长江以南内径别超过25厘米,高海拔地区,比如1500米以前的,内径别超过27厘米,长江以北内径在27-29厘米这个范围比较合适。我地浙江省余杭区瓶窑镇彭公村,属于丘陵山区,一般用内径23厘米比较合适,一年可以割2-3次蜜,强群用内径25厘米比较合适,一年取1-2次蜜。


格子箱养蜂,很多养蜂的朋友都会把格子箱全部装起来,这样看似没多大问题,其实这样的话,当年基本上没蜜收,桶内脾也不会做满,会从顶部到底部空出部分空间,夏秋巢虫开始爆发时候,这个空间没有蜂守卫,等于是给巢虫创造了一个直达顶部的星光大道,一路畅通无阻。有些这么使用格子箱的蜂友可以注意一下,是不是巢虫很多,群式也养不强?

我在使用格子箱的过程中,发现压蜂后再加格子箱,那么新加的格子箱在春夏之际3-4天就把脾做满格子箱内。在这里大家就会问了,怎么叫压蜂?,所谓压蜂:就是指一个格子箱内,工蜂做脾把格子箱都做满了,这个时候还不能加空的格子箱,要等新脾上封盖仔都快出来时候,再加空格子!为啥要这样加呢?,因为蔡国光老师一直都是在强调,新蜂出来后,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才会出去采集花蜜和花粉,还有水分!这个过程中也包含泌蜡,泌蜡是什么呢?就是工蜂的器官产生蜡片,这个蜡片就是做脾的原材料。当空间不足时候,这部分刚刚出房的工蜂就没办法泌蜡,突然一下给了一个空间,这部分工蜂就会拼命泌蜡建脾,完成这个过程后就会出去采集。蜂王也会马上在新脾上产子,蜂群继续循环前面的步骤运行。

如蜜 发表于 2019-12-7 16:43:31

感谢分享经验~

小石锁 发表于 2019-12-7 16:50:14

感谢经验分享,有图片就更好了

蜂桶木工坊 发表于 2019-12-7 17:01:57

本帖最后由 蜂桶木工坊 于 2019-12-7 19:50 编辑

再加上因为格子箱是有多个巢门,上下可以通风散热,底部十几个工蜂扇风就可以让整套格子箱内的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温度,如格子箱不是太阳暴晒下,这样格子箱度夏也不会断仔,度夏不断仔,秋季大流蜜时候,采集工蜂数量多,那么产的蜂蜜也会比不开巢门的格子箱多20%的产量。

其实很多用过格子箱不产蜜的,问题出在加格子箱太快,空的格子箱加上后,脾都没做满,就开始加空格子了,结果就是工蜂拼命做脾,蜂王又在新脾上产卵,然后照顾幼蜂的工蜂少,过度劳累而造成蜂群一直病弱状态,过度劳累,对蜜消耗也比强群多,所以很多用格子箱的说没割到蜜,可能原因就是在这里。

原野牧蜂 发表于 2019-12-7 17:44:55

      我的8框(梁宽2.75)组合框箱系列中有一款 长宽高都一尺左右的方箱,巢框的有效面积的长度 跟你说的格子箱宽度差不多,平箱繁蜂 浅继箱存蜜,可根据群势的强弱考虑大隔板的适时介入或退出,这样群势不强的蜂群就会有调温控温较好的合理空间便于增繁,格子箱是始终如一的大空间 没法达成空间大小的调控,在平箱正面中上部距离箱沿7cm的点,我预留有一个2.5孔径的备用巢门,在度夏或大流蜜期适时适度打开 既有通风散湿的作用 又为采集归巢的工蜂提供上脾的便捷通道,减轻了采集蜂负重爬高的辛劳 无形中延长了采集蜂的寿命~
       为了顺应消费者对所谓土蜂蜜的需求,多年前我也推出了土活整合一体箱,继箱的活框则变成了一整块设计合理的大板,在度夏或酿蜜阶段 适度撩开纱盖上的覆布 空气上下自然流通的“烟囱效应”就不请自来的了,照样能实现通风散湿的良好效果~

1391836969 发表于 2019-12-7 18:30:31

搬个凳子坐下来慢慢看,楼主继续分享。

蔡国光 发表于 2019-12-7 19:33:05

楼主说格子高度13厘米为最好。从2个方面讲:1:杉木板13厘米宽为最多,做格箱时最省材。2:23到25厘米见方的格子13厘米的高度割蜜取一格,既有产量又不割破子区、粉区。
楼主说格子压蜂,有准确的一面,比如春繁,加垫格子慢些有利蜂子密集和保温非常合理。值得探讨的是发展成壮群了,多垫1格空格有利维持强群。
再借此帖向蜂友推荐:格子箱在大流蜜期可以割开格子箱盖,在顶上叠空格,此举可以让蜂在短时间内快速向上造脾贮蜜。不然的话蜂只能在出了幼蜂的房眼内贮蜜,因为在小尺寸格子箱底部造的新脾只利于产卵,普遍存在子压蜜现像。

蜜蜂眼 发表于 2019-12-7 19:57:27

好经验,养了几年格子,不好管理,已放去了

蜂桶木工坊 发表于 2019-12-7 20:19:47

既然大家要有图片,那么我用客户订购的蜂桶图片做个参考:

在刚刚收蜂回来时候,我自己绝大部分时候都是这样一个格子箱加上下盖板,这样的好处就是空间不是特别大,工蜂很快就会新脾做满格子,蜂王在新脾上产卵后,因为空间比较充实,春季时候内部温度也比较合适,利于卵孵化成虫,在脾上卵孵化封盖后大概3天时间,下面接上一个空的格子,封盖仔出来就马上会把空的格子箱内脾做满,在做新脾期间,蜂王又在出了一批仔后脾上产卵,等下面新脾做好时候,卵也开始成虫封盖,蜂王又在第二个格子箱新脾产卵,等第二批封盖仔快出房前几天,又加个空的格子,循环前面过程。等三个格子箱都做满脾的时候,基本上在6月中下旬时候,余杭开始进入夏季,这个时候三个格子箱上巢门全部打开最大进出模式,这时候马蜂骚扰还很少,尽量让工蜂在采集花蜜粉水等物质时候不要拥堵,为度夏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等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里每年基本上在梅雨季节后,上面二个巢门就要调整到通风模式,底部巢门不变,利于度夏因高温而工蜂不离脾。

蜂桶木工坊 发表于 2019-12-7 20:22:28

蜂桶木工坊 发表于 2019-12-7 20:19
既然大家要有图片,那么我用客户订购的蜂桶图片做个参考:

在刚刚收蜂回来时候,我自己绝大部分时候都是 ...

图片次序错误,图二其实是图一,发帖上图还不熟练

蜂桶木工坊 发表于 2019-12-7 20:29:19

在8月底时候,秋繁开始,因为度夏时候不出现蜂挂胡子离脾的现象,所以脾上巢虫基本没有,巢虫也在底板上的蜡屑堆,这个时候蜜还是有存留,繁殖期间也减少了采集蜂劳累过度,第四个做脾繁殖也比较快,这时候就要开始压蜂了,大概时间就是压到大流蜜快结束时候,顶部格子内全部都是封盖蜜,第二格有一半封盖蜜和水蜜,这时候就是收租的时候啦:lol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自己五年使用和改进格子箱的经历。